数据链路层
大约 3 分钟Computer Network
一.常用编码方式:
1.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一,负电平代表零
2.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3.曼切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向下跳变代表1。
但是也可以反过来定义(真正使用时是反着的)。
ps:缺点是频带的利用率低,只有50%。
以太网采用的就是曼切斯特编码技术
4.差分曼切斯特(常考):每一处中心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没有代表1。
二.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
在带宽为W(Hz)的低通信道中,若不考虑噪声影响,则码元传输速率最高是2W(码元/秒)。
PCM技术:采样(不断以固定时间间隔采集模拟信号的瞬时值),量化和编码
ps: 采多少个样本呢?
---采样定理(只要采样频率至少是原来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信号到达接收方就可无失真地还原.)
香农定理:实际信道最高信息传输速率
三.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
1.封装成帧
2.透明传输
3.差错检测
单工:只能发送或者接受(单向)
半双工:能发送和接受(但是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双向可以同时进行(占两个信道)
传输技术
一.时分复用TDM?(同步时分复用):
- 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
- 将时间划分成等长的时段(时分复用帧),每个时段分成多个等长时隙,时隙数至少与用户数相同,每个用户至少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
- 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发送信号。
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
二.统计时分复用STDM :按需分配时隙——异步时分复用
特点:将时间划分成等长的时段——称为统计时分复用帧,每个时段分成多个时隙,但时隙数小于用户数,用户的数据先送到集中器对应的缓存中,然后集中器按顺序依次扫描缓存,将缓存中的数据放入统计时分复用帧中,当一帧满了就发送出去。
三.频分复用FDM :所有用户相同时间内占用不同的频段资源
四.波分复用WDM :光的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中的频率换成了波长,仅此而已)
五.码分复用CDM :多个用户在相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率,使用不同的码型传输数据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
1.将每个选项和结果进行规格化内积
2.记住不要忘了乘上1/8!!!
3.看结果:
如果是1:发送了比特1
如果是0:没发送
如果是-1:发送了比特0
传输介质:
1.UTP无屏蔽双绞线(中国采用)和STP屏蔽双绞线
2.光纤
3.其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