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赛道项目及新晋龙头Axelar分析
全链赛道项目及新晋龙头Axelar分析
(Analysis of full-chain track projects and new leader Axelar)
1.引言(Prolegomenon)
随着以太坊和各种公链的不断发展,整个加密市场已经十分繁荣,各式各样的技术涌现,各种生态层出不穷,这也导致每次交互所需要的gas都不尽相同,以至于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如此烦不胜烦的gas,多到数不胜数的公链,真的符合我们一开始的愿景吗?”
因此,全链赛道诞生了,全链赛道,其实是个很复杂的概念聚合,涉及到跨链,链抽象,互操作性等等一系列概念,所以一时半会难以解释清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具体项目的分析,来增加一些对于这个我认为有着巨大潜力,且必定能够在未来大放光彩的赛道的认识。
尤其是近来短短几天**大涨43%**成功晋升赛道龙头的AXL,在对其它项目简单提要之余,我们会着重分析一下它的潜力与前景。
2.同类全链项目分析(The Analysis of Comparable Full-Chain Projects)
2.1 LayerZero
LayerZero(ZRO)是一种全链互操作性协议,旨在弥合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差距。其主要目标是实现无缝的跨链通信,允许资产和数据在各个链之间自由移动。
这一点几乎所有全链项目都是如此,实现资产和数据在各个链之间的转移,这就是全链的最主要目的。
L0实现这一点的技术方案本质是利用了轻节点的技术原理,设计了超轻节点的机制,通过中继者和预言机将中间的置信环节一分为二,从而以更低的费用换取更好的安全性。
轻节点是一种节点运作模式,好处是完全剔除了公证人的外部角色干扰,依据链本身的安全性实现高度的去中心化从而更安全。
但也有缺点,这样会导致跨链成本特别高,最后由用户来买单。
所以L0设计了超轻节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进,用一定的安全性去换取了大幅度的成本降低。
也因为这个原因,L0本身并不去验证消息,反而是交易的双方在确保安全,之后通过Oracle(预言机)和Relayer(中继器)来验证合约和交易证明。
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和速度。
融资情况则是22年1.35 亿美元 A+ 轮融资,23年1.2亿美元B轮融资,目前已经发布原生代币ZRO上线各大交易所。
2.2 Wormhole
虫洞(Wormhole)是领先的互操作性平台,为大规模的多链应用程序和桥接提供支持。该平台旨在连接不同的区块链,从而实现数据和资产的安全高效传输。
Wormhole 起源于 Ethereum 和 Solana 两个网络建立的跨链桥,它由链上组件和链下组件组成。链上组件主要包括发射器(Emitter),Wormhole 核心合约以及交易日志。链下组件主要由 19 个守护者节点和消息传输网络组成。得益于 Solana 的繁荣,Wormhole 的跨链金额是最高的。
Wormhole 通过 Guardians 进行去中心化验证来优先考虑跨链通信和多链开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Guardians Network 是一个由 19 个验证器节点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可确保消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他还通过ZK零知识证明技术进行新消息路径的开拓,保证安全性。
23年11 月 29 日 Wormhole 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募集资金 2.25 亿美元,项目估值达 25 亿美元。吸引了 Brevan Howard、Coinbase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Jump Trading、ParaFi、Dialectic、Borderless Capital、Arrington Capital 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目前已经发布原生代币W,上线各大交易所。
2.3 Particle Network
Particle Network(粒子网络)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是抽象钱包的供应商,它本身的积累是十分深厚的,尤其是在钱包这一块现在也还是它的强项。
现在的Particle Network致力于打造一个链抽象模块中的Layer1,集成链抽象,钱包抽象,流动性抽象、Gas 抽象等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一个钱包页面管理所有链的资产,愿景是很庞大的,也是十分有潜力的想法。
之前的Particle Network只是隐于幕后,做一个技术的主流供应商,而现在,他的目的是走向台前,包揽所有B端和C端的用户,试图打造一个十分具有竞争力的新公链生态。目前也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试图融合BTC layer2, social Fi,GameFi的众多用户,为下一步发展埋下根基。
在全链这个赛道里,各种竞争内卷其实也必不可少,但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3.新晋龙头Axelar分析(The In-Depth Analysis of Emerging Leader Axela)
3.1 增量叙事(Incremental Narrative)
此前二十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经济蓬飞的二十年,众多新兴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将整个世界的经济市场都搅得风生水起,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搭上了时代的春风,就能起飞,就能坐拥源源不断的财富,这就是增量,一直在做加法,钱一直生钱,大家都能满足,自然就不会有多内卷。
但是现在不同了,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期,大家都在竞争,都在做减法,于是就产生了内卷,哪怕本来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的web3,也逐步陷入了这个漩涡中。
所以加密市场也需要做加法,采用增量叙事,才能找到出路。而离加密市场最近的行业就是RWA(Real World Assets),*RWA 市场拥有庞大和成熟的资产标的和规模体量,也是 Web2 金融巨头的舒适区,本质上介于 Web2 和 Web3 之间;同时不同于绝大部分链上原生加密资产,RWA 资产是真实存在并受到传统金融体系的监管。
Axelar提出的切入点就是RWA,通过Axelar这个渠道,可以帮助 RWA 资产上链,并使其更容易被传统金融机构所接受,从而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入渠道。因此对整个 Web3 世界而言,Axelar 提出的面向 RWA 和传统 Web2 主流机构的全链新打法,就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对 Web3 实现大规模采用的思路可能是次巨大的革新。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主攻传统机构的资金和用户的 Axelar 才能被德意志银行这个传统金融巨擘选中来达成合作。这也成为了Axelar的独家竞争优势。
此外, RWA 先驱玩家 Centrifuge早已集成 Axelar 的跨链解决方案,将 Axelar 的互操作性层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启动的「守护者计划」(Project Guardian)中AXL也早已两度入选。
Axelar 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可为传统金融巨头进入代币化投资提供了创新支撑,而 Axelar 也将直接受益于传统金融体系成百上千亿美元的未代币化流动性,通过 Axelar 的全链架构通过 RWA(Real World Assets)的形式引入链上,彻底释放其流动性。

存量争夺日趋内卷,增量资金与用户的争夺战,才是全链赛道长期对决的胜负手。对于 Axelar 来说,助力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巨头进军 Web3 无疑是破局 Web3 大规模采用布局的一个关键节点,也是其无法被复制的独家优势。
3.2 跨链互操作性(Cross-chain interoperability)
Axelar是一个跨链互操作性项目,以跨链技术为基础,在跨链和多链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个链间的概念,致力于为所有的 Web3 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
为此,于 2024 年 Axelar 开发了 Axelar 虚拟机(AVM),并且推出了多款开发工具,让 Axelar 从一个负责消息和资产传递的跨链层进化为了一个可以进行编程和部署智能合约执行更复杂操作的跨链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Axelar 的链间概念是对跨链,多链概念的一种升级,其核心在于利用 Axelar 网络的优势,将 Axelar 网络作为了一个多链网络当中的中心交互节点,通过在这个中心节点当中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然后扩展至其他网络,就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对用户来讲,也将有更平滑的使用体验。

在跨链方案上,Axelar 选择的是以网关为点,验证者为线,Axelar 网络为面的「三位一体」的跨链层作为跨链解决方案。其中:
*网关主要负责通信和跨链执行功能。*在跨链发起的源链上,网关负责发起相应的请求,而在跨链接收的目标链上,网关负责接收并执行相应的消息完成跨链操作。在 EVM 链上,网关以智能合约的形式存在,而在 Cosmos 和其他非 EVM 链上,网关以 Dapp 的形式存在,控制网关的多重签名密钥由所有验证者共同持有,每个验证者所持有的分享密钥份额由其质押的 AXL 代币数量来决定,只有当确认消息的验证者提交的密钥份额超过阈值时,密钥才会生效。
用户在各条链上发送的跨链消息,都会首先与网关进行交互,网关在收到消息后会在后台生成一个事件,随后由中继器拾取这些事件,并且将这些事件提交到 Axelar 网络进行处理。
验证者主要负责消息验证与网络共识。当跨链事件被提交到 Axelar 网络以后,验证者节点就会开始工作,通过查询其在源链节点的 RPC 端口,检查是否能够观察到被提交的事件,随后再确认事件存在后,投票批准该事件为合法。随后验证者会将这些事件打包成区块,并且通过权益证明共识来确认这些区块。
Axelar 网络主要负责处理所有的跨链请求,并且支付相应的 Gas 费用。在这个过程中,Axelar 需要使用目标链上的代币来支付 Gas 费用。
而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使其不用准备目标链和 Axelar 上的代币以支付 Gas 费用,**Axelar 创建并部署了一个名为 Gas Receiver 的智能合约。Gas Receiver 合约会估算源链,Axelar 网络和目标链上所需要的总 Gas 费用,向用户一次性收取源链上的原生代币作为 Gas 费用,随后将这些原生代币转换为 AXL,目标链代币和其他需要的代币,代用户完成 Gas 费支付。**在这个过程当中,Gas Receiver 一般会收取超过实际支付数量的代币,并在交易完成后将多余的 Gas 费用返还到用户账户。
这样的一个操作可以使得用户的体验十分顺滑,极大地统筹全链gas,并且统一利用,如果能够实现,会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3.3 安全性与可扩展性(Security and Scalability)
Axelar 的安全性主要由多重签名密钥和网络共识层来保证。简单来说,Axelar在传输跨链信息和执行跨链操作时需要达到一定数量的节点同时确认真实性才能判定为有效,网关才能发挥作用。
此外,当所有的跨链事件被打包完毕后,需要通过委托权益证明(DPoS)共识机制确认,才能生成新的区块。
同时,为了降低由于 AXL 质押份额不同,导致投票权集中于少数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在共识层面 Axelar 还引入了「平方投票」机制,即当验证者进行投票时,其获得一个份额的投票权,需要质押一个单位的 AXL 代币,但是如果其需要获得两个份额的投票权,则要质押二的平方,即四个单位的 AXL 代币,以此类推,验证者节点所拥有的代币份额,需要开完平方以后才能获得相应数量的投票权。
在限制了高质押份额的验证者节点以后,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有了更大的提升。
以上,两种机制的存在,保证了 Axelar 相较于常见的跨链桥拥有着更好的安全性。
可拓展性方面,Axelar 作为一个公链,能够执行智能合约,这一点就已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了。
这意味着Axelar 能够更方便快捷且低成本地与其他的公链和 Dapp 进行集成,甚至在模块化区块链的概念当中充当他们的「跨链层」来帮助这些项目完成跨链的操作,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 Axelar 发布的一个 API,可以帮助集成的 Dapp 生产一个一次性存款地址,这些地址可以从集成的任何链上的任何钱包当中接收任意代币的跨链资金,让用户在跨链的过程当中获得不亚于中心化交易所的交互体验。
其次通过拓展通用消息传递(General Message Passing(GMP))功能,使得 Axelar 不光能够实现资产跨链,还能够支持复杂的跨链函数调用以及跨链状态同步,这极大地提升了与 Axelar 合作的 Dapp 的可拓展性。
3.4 链上数据与融资情况(On-chain data and financing)
根据 Axelar 的区块浏览器,截至 2024 年 7月 18 日 23 时,Axelar 上共产生了 2,171,081 笔交易,其中 GMP(General Message Passing)交易 1.59M 笔,占比约 73.23%。
GMP 交易主要用于在一个链上调用凭借 Axelar 连接的其他链上的智能合约,其与普通跨链交易的区别在于,其指定的对象是智能合约,而普通跨链交易则仅是负责把一种资产从源链的账户转移到目标链的账户上。因此 2023 年以后,GMP 交易数量的快速上升,反映的是 Axelar 跨链生态的不断完善和活跃。
除此之外,自 2023 年以来,Axelar 的活跃用户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并且后续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体现了 Axelar 拥有着不错的用户生态粘性。
自23年下半年以来,Axelar的合作伙伴也在不断增加,主要有以下:
- 6 月 16 日,Uniswap 基金会发布了跨链桥评估报告,委员会批准了 Axelar 用于 Uniswap 的协议的特定用例。Uniswap 的评价是:Axelar 是唯一的去中心化跨链平台,拥有 75 个节点、强大的安全实践,并且通用信息传递机制可以让用户一键交互任意链上的任意合约函数。
- 6 月 23 日,Axelar 成为 Filecoin 上的官方跨链桥。为 FVM 上的 DEX 和 AMM 带来流动性:Axelar wrap 的资产将成为 Filecoin 生态的规范跨链资产。
- 7 月 11 日,微软和 Axelar 达成合作伙伴关系。Axelar 通过 Azure Marketplace 为微软客户提供跨链服务。
- 9 月 12 日,Squid 实现了以太坊、各种 EVM 兼容链和 Cosmos 生态系统之间的直接代币 swap,目前已经支持了 14 个 EVM 链还有 48 个 Cosmos 链。
- 9 月 14 日,Lido 选择 Axelar 和 Neutron 在 Cosmos 上推出 wstETH。Neutron 和 Axelar 提供流动性。
- 11 月 13 日,Ondo Finance 与 Axelar 合作推出 Ondo 桥。Axelar 集成的任意链都可以发行 Ondo 的 USDY。
- 11 月 15 日,摩根大通、Apollo 与 Axelar 达成合作关系。
- 11 月 21 日,Frax 通过提案,使用 Axelar 来拓展新链。
- 12 月 14 日,宣布集成 Vertex,Vertex 成为继 dYdX、Uniswap 和 Pancakeswap 后又一集成 Axelar 的龙头 DEX 项目。
这些合作伙伴的认可无疑是对Axelar的前景持续不断的注入着强心剂,也是对这个项目的行动肯定。
目前Axelar集成了66条链,完成了多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了 1.138 亿美元,投资人包括 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 等。
4.总结(Summarize succinctly)
全链,跨链互操作性赛道还是正在发展中的一条较为青涩的赛道,可以说伴随着这轮牛市的发展,公链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因此对跨链的需求必然不会减少。
在这个赛道里,Axelar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及“链间”的概念使其在可拓展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依靠web2庞大人员资金优势进行与RWA赛道合作的选择也是另辟蹊径,一旦这个概念在未来吸引到一批项目的到来,并且发展成一个繁荣生态的话,AXL必然会凭借着其在外部验证协议中最高安全性的方案之一的地位与极其庞大的生态扩展性以不可阻挡之势一飞冲天。
目前,Axelar 是 Cosmos 生态与 EVM 链的流动性门户,那么在未来,我相信必然会有那么一天,Axelar 能成为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门户。
5.引用(Cite)
1.布局全链叙事:为什么 Axelar 是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全链协议?
3.超越空投的增量叙事,隐藏在 RWA 背后的 Axelar 全链终局图景
——————————— Thank you for your reading~ —————————————